“囚徒困境”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***具代表性的例子,它反映了個人***佳選擇并非團體***佳選擇,說明了為什么在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時,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。根據亞當斯密古典經濟學理論,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,在個人追求自身利益***大化的同時,社會也能獲得***大化的發展,而囚徒理論證明的卻是,理性的個人往往選擇的是背叛同盟達到自己***優,而不是合作達到整體***優。
與中國大多數行業一樣,防水行業也處在“囚徒困境”中,低價競爭、劣質產品充斥市場、行業利潤水平畸低......
在防水行業中,企業都在謀求利潤***大化,理性的做出相應的市場行為。在做市場決策時都面臨三個策略選擇,一是向市場提供合格產品,并以相對較高的價格保證自己的合理利潤;第二個策略是降低生產和服務成本,向市場提供劣質產品,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同樣保證自己的合理利潤;第三是向市場提供合格產品,采用低價策略,擴大銷量,擠占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,從而保證自己獲得合理利潤。
第一個策略無疑是對行業、企業都***有利的一個的選擇,能夠實現整體***優,但如果只有個別企業選擇此策略,其他企業不選擇,則選擇此策略的企業可能會逐漸喪失市場份額,被市場淘汰。因此,在不知道其他企業做出哪種策略選擇的前提下,理性的企業往往不會選擇此策略。
第二個策略對整個行業來說絕對是災難,就像中國乳制品行業,大家明明知道三聚氰胺對人體有害,但為了降低成本,提升價格競爭力,卻都在添加。***終直接導致了整個乳制品行業的崩潰,喪失了幾乎全部的市場信心,高端市場被外資壟斷,內資乳品企業翻身遙遙無期。目前防水行業有眾多企業選擇這一策略,為迎合一些客戶的低價偏好,不規范經營,向市場提供非標劣質產品,雖然可以滿足企業一時的利潤需求,卻傷害了整個行業,是個體***優,整體***不優的一種選擇。
第三種策略保證了規范經營,但價格戰同樣傷害了行業的整體發展,就像家電行業,殘酷的價格戰下使得眾多的企業處于虧損或者微利狀態,但如果不進行價格戰,則可能面臨被踢出局的危險。防水行業的價格戰也非常激烈,在每個單體項目競標中,往往低價者勝出,所以在進行博弈時,企業也多選擇以低價的形式中標,低價競爭使得防水行業一直處于較低的利潤水平。
做企業不是一單子買賣,防水行業面臨的是一個多次重復的囚徒困境,仍然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朝陽行業,還有很長遠的發展。在多次重復的“囚徒困境”里,博弈反復的進行,市場及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去懲罰上次博弈中的背叛者,就像市場對乳制品行業的懲罰一樣,防水行業中那些假冒偽劣、以次充好、低于市場價競爭的企業便是防水行業的背叛者,它們同樣會受到市場及同行的懲罰。引導行業向正常和健康的方向發展,也就是***終實現防水行業的“納什均衡趨向于帕累托***優”,雖然是一條很長的路,但趨勢不可逆轉。